記錄下我今天的學習內容、收獲、啟發、不足及感恩
【list】
kimi學了使動詞√
復習了陳述句√
淮之要求的寫作√
硬筆√
運動√
聽書√
寫讀書筆記×
看圓桌派√
和娜娜打電話√
【收獲】
1、淮之和康憨憨
淮之昨天給我給我發了一個寫作框框,包括些很細節的問題,你做過的勇敢的事情等等等,剛開始有些不解哈,我自己也沒有寫過這些東西,可是淮之說要把我的介紹整理,發到她的公眾號里,嗚嗚嗚嗚嗚,這么有心,淮之真的很為她的朋友著想,友情體現在細節上面,感動的一批,我愛淮之
康憨憨在晚上11點多,給我發來好幾個她剪輯的視頻,照片都是從我圈圈找的,嗚嗚嗚嗚嗚該死的康憨憨,大晚上做這么多感動的事
啟發
把我好朋友的想法放在心上,時不時給他們制造小驚喜,嗚嗚嗚嗚,我愛你們
2、圓桌派的這期討論的內容挺有意思的啊,有些難懂,但距離又是如此的近,有很多觀點真是奇妙,長見識了——那些主題叫做眼花繚亂的知識控
你的知識結構決定了你是一個怎么樣的人,你14.5歲讀了些什么就決定了,你是一個什么人,你有什么審美,有句話怎么講,就是凡有所讀,皆成性格。
比如說里面有一個嘉賓說金庸影響了他的知識結構,金庸里面提到的那些佛學和書法,用金庸的方式看了大量的中國文化。
你彌補知識是不是為了緩解焦慮?真知識就是一種眼光哈哈哈有點深奧了吧,我都快不懂了。
就從人的本性來看,大多人都很貪婪,貪知道,你有的時候腦子一熱就會買了你可能這輩子都不會看的書,活在這個世界上,好奇心太強了,什么都想知道
我們還經常容易被網絡所忽悠,當你去百度搜索一個東西的時候,就會被旁邊的詞條所吸引,你本來說想搜索A的,但最后搜索了f,這也就是為什么蔣方舟后來就說了,這個世界上聰明的人越來越聰明,因為他知道怎么去搜索信息,建立他自己的知識體系,而笨的人就會面對大量的網絡信息所淹沒,垃圾的信息鏈接
還有一個有趣的點在于你有沒有聽過這樣的一句話——一代不如一代,他們那一代可能接觸的是他們時代的一些文化特色,那像七八十年代的人,可能接觸的更多的是金庸小說。還會嘲笑90后的火星文,所以有的家長就會說,哎呀,你們這一個年代接觸的東西太雜亂太差了。不是我們那會兒好,一代一代看,越看越不順眼。每個人都有一個執念,在我之前的流行的文化都是腐朽的,保守的。已經過時了,在我之后的文化都是淺薄的,只有我當下這個時代的文化是最好的最輝煌的
哈啊哈哈天下無處不是書有趣
3.從我爸爸身上學到的點,要從自身找問題,用勇于承擔自己的錯誤,人就得要靈活一點,太固執死板一點都不好
【不足】
早起的一小時
斷網(這個我今天用了一下還不錯。)
【感恩】
感恩康憨憨
感恩譚譚姐
感恩杉杉!很有想法!贊!跟我講了好多教育的初心和想法